- 洪丹丹;王汝钥;李秀;马桦;韩月;郭红玉;胡杨嘉怡;徐雯雯;马蔚蓉;孙睿;范欢欢;陈婕;谈静;张凯莉;张娜娜;刘歆玥;司雨;任青玲;
目的:探究加味二妙颗粒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使用加味二妙颗粒治疗宫颈HP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后HPV转阴情况分为转阴组及未转阴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宫颈HPV感染患者加味二妙颗粒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HPV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病例316例,其中转阴222例,未转阴94例,加味二妙颗粒治疗总转阴率为70.25%;对HPV单一分型转阴率进行分析发现加味二妙颗粒HPV对13种高危型HPV均有较高的转阴率,其中HPV68、HPV51、HPV39、HPV18转阴率分别高达90.48%、91.67%、89.29%、89.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疗程分级(P=0.04)、是否感染高危型HPV(P=0.02,95%CI:0.04~0.74)可影响最终临床疗效。多因素COX回归显示是否合并其余治疗(HR=0.59,95%CI:0.43~0.80)可影响6个月转阴时间。在排除混杂因素后,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合并其余治疗的6个月HPV转阴率低于非合并治疗组,根据Log Rank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加味二妙颗粒对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HPV转阴效果显著,在处方治疗剂量下安全性良好,病程、感染型别是否为高危型是加味二妙颗粒疗效的影响因素,是否合并其余治疗可影响6个月转阴时间。
2025年09期 v.46;No.525 1178-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梦雪;夏敏;邓俊杰;陈智;
目的:探究脾肾双补化瘀方联合地屈孕酮对脾肾两虚兼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脾肾两虚兼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保胎灵联合地屈孕酮治疗3周,试验组则给予脾肾双补化瘀方配合地屈孕酮连续3周治疗。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在临床疗效、血清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阴道流血、腹部疼痛、腰部酸痛)评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0%。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保胎结局更佳。此外,试验组患者治疗3周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治疗1周及3周后孕酮(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各项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保胎灵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脾肾双补化瘀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脾肾两虚兼血瘀型早期先兆流产更能提高患者β-HCG及P水平,改善患者阴道流血和腰腹部不适,临床疗效显著,保胎成功率更高。
2025年09期 v.46;No.525 1184-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淼;柳静;潘宇琛;冯锴;
目的:总结青春期前儿童卵巢囊肿(OC)临床特点,观察散结滋阴法治疗OC儿童临床疗效,对儿童第二性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OC(未达到手术指征)儿童9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脱落1例,观察组脱落2例,两组均有46例入组。对照组予桂枝茯苓丸(汤剂)治疗,观察组应用散结滋阴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儿童治疗前后卵巢囊肿大小,子宫、卵巢容积、骨龄提前变化程度及性激素(E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治疗后E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儿童卵巢囊肿体积、子宫及卵巢容积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29例治疗后卵巢囊肿完全消失。治疗后观察组骨龄提前明显减少(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结滋阴法对OC儿童具有显著的干预作用,可有效减小卵巢囊肿体积,甚至消除卵巢囊肿,显著降低血清E2水平,减小子宫、卵巢容积,控制第二性征,延缓骨龄成熟速度,安全性高。
2025年09期 v.46;No.525 1189-1192+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严海兵;刘顺;杨秀珍;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化浊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IR)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PCOS-I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健脾益肾化浊方+二甲双胍,n=53)和对照组(二甲双胍单药,n=53),疗程3个月经周期。评估两组治疗前后基础体温(BBT)排卵率、性激素水平[总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血脂谱及胰岛素敏感性(葡萄糖输注率GIR、M值)],并监测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BT排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激素(T、L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脂代谢方面,观察组FINS、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胰岛素敏感性指标(GIR、M值)提升更显著(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肾化浊方联合二甲双胍可协同改善PCOS-IR患者排卵功能及糖脂代谢紊乱,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9期 v.46;No.525 1193-1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向刚;李艳爽;李佳霖;赵静;
目的:探讨加味济生橘皮竹茹汤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标准化蛋白氮呈现率(nPNA)及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腹膜透析治疗+基础治疗,研究组联合加味济生橘皮竹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营养指标、透析效果以及KDQOL-36、体重指数(BMI)、握力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57.8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下降,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前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改良主观整体评估评分系统(MQSGA)评分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而nPNA水平则显著上升(P<0.05)。在组间比较中,治疗后研究组的MQSGA评分和M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nPNA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酐均上升,尿素氮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肌酐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磷、血钙均下降,Kt/V(透析充分性指标)指标均上升,组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脏病与生活质量量表(KDQOL-36)、BMI、握力均上升,组内比较,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症状问题、肾脏负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肾脏疾病影响评分、BMI、握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济生橘皮竹茹汤在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025年09期 v.46;No.525 1198-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芳;陈嫚嫚;韩蕊;
目的:探究加减健脾补肾泄浊汤联合中药足浴治疗高尿酸血症(HUA)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HUA(脾虚痰浊型)患者,使用信封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减健脾补肾泄浊汤联合中药足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糖脂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及治疗期间痛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G)及三酰甘油(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尿素氮(BUN)、尿酸(SUA)、血肌酐(Sc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BUN、SUA、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XOD、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痛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健脾补肾泄浊汤联合中药足浴治疗HUA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肾功能,并减少炎症因子水平及痛风发生率。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05-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项刘婷;庄承;
目的:探讨麻龙止咳方治疗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气道功能、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孟鲁司特钠治疗,n=76)和观察组(孟鲁司特钠治疗+麻龙止咳方,n=76)。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日间、夜间)、中医证候评分、小气道功能指标[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50%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速(FEF50%)和75%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速(FEF75%)]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mDCs和pDCs水平差异,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5%与84.21%)(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26%与9.2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日间症状、夜间症状及中医证候评分更低(P<0.05),MMEF、FEF50%和FEF75%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外周血mDCs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pDCs比例均较治疗前持续降低,其中观察组治疗后2周、3周及4周的外周血pDCs比例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3周及4周的mDCs/pDCs比值均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龙止咳方治疗CVA患儿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气道功能,调节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比例,值得临床应用。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09-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致雯;石艳红;李盼;
目的:探究舒腹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ML)的疗效,并观察对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ML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舒腹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个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比较组间中医证候积分、肠系膜淋巴结影像检查结果,并分析血清白介素(IL)-8、IL-6与IL-17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呕吐等证候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治疗1个月后各项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个月后肠系膜淋巴结纵横径与血清IL-8、IL-6、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抗生素联合舒腹汤加减治疗小儿ML,可有效缓解腹痛等病症,缩小肠系膜淋巴结,下调炎症因子水平,疗法安全且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14-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少璞;张占玲;张瑶;周亚倩;
目的:探讨芍麻止痉颗粒联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伴脑电图异常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血清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4例多发性抽动症伴脑电图异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其中,观察组给予芍麻止痉颗粒联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对照组单用可乐定透皮贴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和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定。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神经递质[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等]、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和NSE、S100B水平。治疗前后对两组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脑电图异常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不自主抽动、抽动频繁有力、烦躁易怒、手足心热、睡眠不宁、胁下胀满、头晕头痛评分及其总分和YGTSS中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整体损害评分及量表总分都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DA、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SE、S100B水平和脑电图异常率都显著降低(P<0.05),血清GABA水平都显著升高(P<0.05)。结论:芍麻止痉颗粒联合可乐定透皮贴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伴脑电图异常能有效调节血清相关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NSE、S100B水平,改善脑电图,促进病情和症状缓解,提高临床疗效。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18-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辉;高子翔;冯隽龙;孙龙吉;冯伟栋;王继升;王彬;李海松;徐少强;
畸形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多数特发性畸形精子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透彻,暂无特异性治疗方式,而中医治疗畸形精子症有一定的优势。李曰庆、李海松教授基于法象思维提出“土壤学说”,从土壤水肥气热微环境类比睾丸生精微环境,认为畸形精子症核心病机为肾虚血瘀,夹湿热或伴肝郁,临床常以补肾活血,清利湿热,疏肝解郁为治疗方法,故本文基于“土壤学说”总结畸形精子症辨治思路,以供探讨。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24-1227+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浩源;祝昌昊;黄伟;唐阁;
糖尿病肾病(DKD)是由糖尿病发展而来的慢性肾脏病,随着糖尿病患病群体的不断扩大,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阳化气,阴成形”的观点首见于《黄帝内经》,基于此理论,我们认为DKD病因关键在于“虚、痰、瘀、浊、毒”互结,“阳化气不足,阴成形太过”为其主要病机特点。在DKD治疗方面,本文从脏腑关系角度入手,提出以肾立极,从肺、脾、肾论治,兼顾心、肝,调畅三焦;治疗方法上以温阳益气为治疗大法,同时结合活血化瘀法、涤痰消癥法、化浊排毒法,旨在为DKD的中医治疗开拓新思路。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28-1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琛鑫;卢建东;祁爱蓉;
肾性水肿病机复杂,临床辨治棘手。《黄帝内经》“五运权衡”理论以“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为纲,阐释天地气化动态平衡法则。人身如一小周天,五运生克失衡则脏腑气化失序,百病由生。从“五运权衡”角度出发,肾性水肿以邪郁肺闭、湿困脾遏、心亢肝郁为五运亢害,肾虚精亏、脏腑劳伤为五运不及,故针对《内经》“平治于权衡”水肿辨治总则,当以“五运权衡”四法为治:高者抑之,即制其亢盛;下者举之即补其不足;化者应之,则顺其势而从其化;变者复之,则截传变而复其原,以此调五运之枢、复气化之衡,诠释“平治于权衡”之真意。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32-1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屈满娇;张天骄;杨嘉明;罗雨薇;郭兴旺;刘玉清;
特发性矮身材(ISS)也称为特发性矮小,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案以生长激素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可拓宽生长激素治疗的局限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疗效。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少火生气”与“壮火食气”的理论观点,结合小儿体质特点及五脏辨证阐述ISS病因病机与辨证用药原则。以“少火、壮火失衡”为ISS核心病机。脾肾不足为本,心、肝、肺阴阳失衡为标。辨证施治时需调和阴阳,兼顾五脏。少火充沛,阴液充足,壮火平复,则五脏调和,周身四末得以温养,骨髓充盈,骨骼得养,身高增长。同时也需结合小儿生长节律特点择时用药,可更大程度发挥药效。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38-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正九;吴德美;罗斐;翟思明;张厦;胡婵婵;袁斌;
基于“营卫生会”论治儿童腺样体肥大。认为营卫不荣与营卫不通所致的气虚血瘀病理状态是儿童腺样体肥大发生的病机关键,“虚、瘀、湿、热”是其迁延与进展的重要因素,与肺脾肝肾关系密切。治疗当以益气为主,灵活施用活血,强调随证加减。益气方选四君子汤及其类方加减,根据肾气偏颇加熟地黄、山药、女贞子等滋肾阴,或加肉苁蓉、附子、肉桂等温肾阳。活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配伍清肝、肺经之药,以达瘀热同消,用升麻、桔梗、白芷等引经药通肺络。组方思想以气血为整体,据证论法,依法选方,特别重视外治和日常调护。如此以复营卫和合,气血充盛,阴平阳秘,使病向愈。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43-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季莉淘;丁樱;韩姗姗;邢文超;
本文结合易经卦象,利用象数思维,基于“水郁折之”理论探讨小儿肾病(NS)的病因病机与治法,从巽卦、乾卦、坤卦角度讨论病因,认为发病原因与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密不可分,病位与肺脾肾密切相关,病机关键在肾失闭藏,精微物质外泄,水邪停聚。多种因素如风气、湿气、热气、瘀血以及体虚等相互影响并逐步演变,导致肾脏的水液代谢功能受阻。临床治疗方面,以风水涣卦、水泽节卦、水火未济卦、天地否卦、泽地萃卦、地火明夷卦、泽水困卦、天泽履卦共八大证型,立足病机,分析卦象,以“折之”立法,提出了宣折、通折、清折、化折、健折、温折、滋折、补折八种治法,为小儿NS的中医治疗开阔了思路。
2025年09期 v.46;No.525 1247-1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